在我国,每年大约有30-35万的新发肝癌患者,每年至少有12万人被肝癌夺去生命,是我国位居第二位的癌症“杀手”。
由于肝癌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疗效比较差,一般晚期患者诊断后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所以被称“癌中之王”。
一般来说,原发性肝癌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细胞癌三种组织学类型。
导致原发性肝癌的病因有很多,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人群罹患肝癌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其他一些风险的因素还包括丙型肝炎、长期酗酒、血吸虫感染、吸烟、肥胖、糖尿病、常食用霉变食物或污染水等。
普查血清中甲胎蛋白含量偏高者和40岁以上且有肝癌家族史者同样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肝癌有哪些症状?
早期肝癌常无特异性症状。中晚期肝癌常见表现为肝区疼痛、低热、腹胀、纳差、乏力、进行性消瘦、上腹部包块等;合并肝硬化者常有肝掌、蜘蛛痣、黄疸、上消化道出血和下肢水肿等;肝癌破裂后可出现急腹症、失血性休克等表现。
如何早期发现肝癌?
因为早期肝癌症状往往存在隐匿性。目前公众对肝癌的认识不足,尤其是具有慢性肝炎甚至合并肝硬化的高危人群,往往忽视了一些肝癌的早期症状,导致延误诊断。
如何在早期就能发现并处理肝癌病灶就成了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对于既往无慢性肝病背景或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只需常规体检时关注甲胎蛋白和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
而对于慢性肝病背景或已有肝硬化等高危人群,应做到:
1、重视提示肝癌的临床症状,如乏力、纳差、进行性消瘦等症状虽无特异性,仍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尤其是症状持续或者经常反复时。
2、每年至少做1-2次甲胎蛋白和彩超检查。存在慢性肝病患者,男性40岁、女性45岁以后发生肝癌的风险逐年增加,因此定期检查显得尤为重要。另外需注意甲胎蛋白阴性不代表不会生肝癌,彩超检查要在有经验的肝癌诊治中心进行,否则容易漏诊。
3、如甲胎蛋白或彩超等影像结果出现异常,应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及更频繁的随访。腹部增强CT检查对肝癌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0%以上,通常可检出直径1cm的微小癌灶,而MRI检查对肝内病变的良恶性诊断价值更优于增强CT。在影像学均无法确诊肝占位良恶性时,可在超声导引下细针穿刺病灶,有助于提高阳性率。
确诊为肝癌后,该如何治疗?
根据肝癌的不同阶段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治疗方法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肝脏功能、肿瘤大小和是否存在转移灶或血管侵犯。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大致包括手术治疗(肝切除术、肝移植和姑息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局部治疗、动脉化疗栓塞、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化疗、放疗等)。
1、肝切除术:肝切除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适应征是对于局限性肝癌且肝功能状况耐受手术者。术前应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进行全面评估,肝切除术要遵循彻底性、安全性原则,既要完整切除肿瘤,边缘无残留,也要保留足够功能的肝脏正常组织,降低手术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
2、肝移植:肝移植是肝癌根治性手段之一,对于肝内多发肿瘤或肝脏肿瘤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储备无法耐受肝脏切除手术,若无远处转移并符合移植条件,则应首选肝移植。另外对于小肝癌患者,相比于肝切除,肝移植术后的远期的复发率要远低于肝切除。
3、局部射频消融:射频消融也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治疗手段,尤其适合肝脏肿瘤直径小于3cm的肿瘤。然而对于肝硬化或身体条件不能耐受手术的小肝癌患者,射频消融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的优势。
4、肝动脉化疗栓塞: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后注射栓塞剂和化疗药的方式。目前被认为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适用于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或术后复发而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随着栓塞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超选择至供养肿瘤的靶动脉,可使肿瘤栓塞更彻底而肝功能受损更轻。
5、分子靶向治疗:肝癌的发生、发展几乎涉及癌症发生的所有通路,药物特定作用于某些受体和通道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是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目前肝癌的一线靶向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索拉非尼、仑伐替尼和多纳非尼,耐药后的二、三线药物也层出不穷。靶向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且需定期评估肿瘤治疗情况和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6、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方面杀灭肿瘤细胞,具有降低肿瘤的转移率和根治性手术后的复发率等特点。免疫治疗主要包括: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细胞免疫治疗。虽然免疫治疗被看为彻底治愈恶性肿瘤的希望,且在治疗肝细胞肝癌方面有一定疗效,但还有更多的研究需要去完成。
肝癌的治疗并不是单一不变的,临床上更多是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来对抗肝癌的侵袭,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即便是“癌中之王”,我们也要有信心与它长期抗争。